很美却也很耗人。
在以后,绿皮火车会成为无数文艺青年心里的至美旅游方式,而他们做的这条线路也是诗和远方的代名词。
但只有坐过才知道,真的很不舒服,就不说旅客素质什么了,光是列车环境就不行。
他们坐的还都是软卧,是车厢里最好的地方,但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主要现在还是铁老大,工作人员都会自带一种优越感,这里面有当地人,也有他们出发地的工作人员。
不过当地人明显更好一些,特别的淳朴。
在进入高原地区后,他们陆续都出现了高原反应,也无暇再顾忌什么窗外的风景了。
沈薇跟萧澈还好一点,鲍宝宝则特别严重,因此他们的氧气也就支援给了鲍宝宝。
所幸大家不是医生就是医学生,都懂得自救跟处理方式。
但列车上不仅有他们,还有其他的乘客,有些人知道这边的情况,早早便有准备,而有些人则根本不懂,沈薇他们不可能见死不救。
前两天的时候,大家都闲的不行,而后两天的时候,则是被折腾的人仰马翻。
等到了后,每个人都没什么精神。
但沈薇知道这才刚刚开始,他们在这里不仅要面临高原反应,还有生活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
晚上,沈薇跟王松商量着该怎么分配组员。
他们一共是八个小组,自然在这个条件下,还有条件相对比较好跟相对艰苦之分。
本来之前都已经定好了,但现在组员的身体状况不一样了,那就得重新分配。
沈薇跟萧澈还有王松一组,他们仨去的是最艰苦的地方,海拔最高,光是到达就很不容易。
本来之前也是这么定的,不过现在又加了一个萧澈。
情况最不好的鲍宝宝跟另一个女生留在了当地。
第二天一早,他们一行人便分开了。
高原牧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广人稀,人们都很分散。
这里孩子们上学的很少,大部分都是跟着家里牧羊牧牛。
沈薇他们去的这个牧区一共也就几百人,其中还有一个哨所。
他们赶了个凑巧,正好碰到了运送物资的车,便把他们几个人给捎了上去。
低温缺氧,那种滋味儿,真的只有亲身体会才知道会有多难受。
即使沈薇跟萧澈的身体素质不错,但也无法避免,就更别提王松了。
不过让沈薇很佩服的是,王松一直都努力坚持了下来。
所谓的学校就是一个特别简陋的帐篷,不过只有五六个孩子,年龄最小的五岁,而年龄最大的则十四岁。
这里没有几个人会让孩子上学,一是他们还保持着游牧民族的习性,二就是他们有自己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