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沈括的看法(1 / 2)

北宋闲王 北冥老鱼 1640 字 12小时前

王安石进京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结果一时间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其实这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当初仁宗时期王安石第一次进京时,他的名气还不像现在这么大,但就算这样,依然让无数士大夫为之奔走相告,现在王安石的名气更胜往昔,因此他的出仕简直成为天下读书人的盛事。

“卖报~卖报~,享负天下盛名三十年的王临川抵达京城,不日就将觐见官家……”一个小报斜挎着背包,里面装满了报纸,一边挥舞着手中的报纸一边高喊,当有人向他招手时,报童就会立刻飞奔过来,接下对方递过来的五文钱然后送出一份报纸。

“郡王,没想到报纸除了给读书人一个发表见解的地方,另外给这些贫苦的孩子一个赚钱的路子,倒真是一举数得啊!”看着那个跑来跑去的报童,沈括笑呵呵的对旁边的赵颜道。

报纸是在几天之前开始发行的,因为有欧阳修和苏轼等人的名气在,再加上报纸的特殊作用,使得读书人可以把自己对时政的看法发表出来,所以刚一开始发行就引起巨大的轰动,整个东京城的读书人都是争相抢购,这也使得大宋日报很快的打出了名气,甚至大宋的读书人每天早上起来不是吃早饭,而是先看一下报纸上的新闻。

赵颜听到沈括的话,脸上也不禁露出一个微笑道:“报纸本来就是一个上下通达的东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没有什么坏处,而且还能让更多的人打开眼界,了解到自己身边的一些变化,所以我才花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把报纸搞了出来。”

“郡王大才,别的不说,光是一个铜活字印刷,就足以让我大宋的印刷业产生巨大的变化,据说现在朝廷正准备大肆印刷佛经卖到辽国去,一方面可以赚点钱,另一方面也能借助佛教的传播,削弱辽国的财力!”沈括当下有着赞叹的开口道,说到最后时,脸上却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佛教有导人向善的一面,但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佛教对于当权者来说有好也有坏,比如若是佛教大兴,就会占据大量的土地,另外僧人不事生产,僧人的数量越多,对社会造成的压力就越大,所以若是佛教没有限制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这也是中原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皇帝灭佛的原因,想想历史上的吐蕃不也是强盛一时,但是随着佛教的发展,到大宋时,吐蕃已经变成一盘散沙,甚至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了上千年,由此可知佛教的可怕,所以大宋对辽国输送经书绝对没有安着好心。

“哈哈,这件事我也听说了,好像还是道门的人向朝廷建议的,另外还要求佛门向辽国多派一些高僧,为此佛门可是吃了个哑巴亏啊!”赵颜听到这件事也不禁大笑道。

他也是听曹佾提到的这件事,当时曹佾可是得意之极,毕竟佛门派出了大量高僧去辽国,在大宋境内的影响力自然也就弱了,另外也可以借着这件事向朝廷提个醒,让他们知道佛教对国家的危害,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今天天气不错,赵颜闲着无聊来到格物学院,刚好沈括也没事,于是两人就出了学院在街道上边走边聊,不过今天赵颜来找沈括也不是完全没有目的,只见他说了几句闲话后,终于开口问道:“存中兄,你对于临川先生进京出仕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沈括听到赵颜的这个问题并不意外,毕竟这几天京城中全都是关于王安石的讨论,他这段时间也经常和一些好友聊到这个问题,因此只见他很快就回答道:“郡王,临川先生号称享负天下盛名三十年,这可不是虚妄之语,对于他的才学,沈某也十分的敬佩,所以朝廷这次能够征召临川先生入京,对于天下人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听到沈括对王安石的评价如此之高,赵颜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又是了然的一笑,在原来的历史上,沈括就是王安石手下的变法派,而且据说他也是因为在家丁忧而辞官,等到丁忧结束,刚一回到京城就得到了王安石的重用,由此可知沈括与王安石之间的关系肯定不比寻常,所以他对王安石有如此高的评价也就很正常了。

“存中兄,之前我已经见过临川先生一面,只是当时他向我提出了变法一事,想要以变法消除大宋多年来的积弊,不知你以为如何?”赵颜当下再次问道,他之所以如此问,就是想看一看沈括与王安石之间到底有多深的关系,是不是提前知道变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