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新闻吹风会(1 / 2)

伪钞帝国 巡洋舰 2538 字 4天前

殿外,礼部右侍郎理藩院大臣张佩纶被内侍卫总管明月拦住,在外面等候良久。

“陛下正在休息,张大人过段时间再来吧。”

明月委婉的劝退了张佩纶,回头看了大殿一眼,分明听到里面的激烈之声,不由得面红耳赤。

半个小时后,龙凤大床上,李卫国闭眼休息,被封为韩妃的朝鲜公主李彩琳则在一旁为他做按摩。

“陛下,您说得可是真的?将来让我们的麟儿做朝鲜王?”

李卫国舒服的转了个身,含糊的回答道:“那是自然,君无戏言,将来的朝鲜国王只能我们的儿子来坐。”

李彩琳顿时大喜,更加卖力的给李卫国按摩,她早已经忘了她是朝鲜国王李熙的女儿,完全站在丈夫和儿子的立场看问题。

按照李卫国的想法,将来中国的藩属国继承人只能是他的儿子,不同之处只是这个儿子的嫡母将来自于藩属国,也就是说有一半血脉来自藩国母系,父系血脉只能是中国皇室。

这是一种折中的方案,由文武百官向李卫国提出的建议,这也是李卫国肯接纳藩国进贡的公主为妃的真正原因。

如果非要用老百姓的话说,那就是鸠占鹊巢,赤果果的断掉藩国王室对藩国的直接统治。

当然,这种事情是不能公开的,至少现在还不会公开,那样会引起藩国王室的警惕和不满。

按照李卫国的计划,这一代的藩国王室他不会去动他们,但是等到这一代的藩国国王过世后,那么李卫国就会把他那些带有藩国一半血统的儿子们派过去继承藩国王位。到时候藩国王室即便不满和反对,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所在的藩国早已经被宗主国控制,他们兴不起风浪,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他们的王室地位被褫夺。

另外,藩国的老百姓虽然会有些抵触,但他们的新国王毕竟还有一半血统属于他们藩国,所以最终会选择接受,毕竟老百姓更在乎谁给他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只有在****的庇护下才能得到和平。

张佩纶过了半个小时又来了,显然有急事。

这一次,明月没再拦挡着,当先进去禀报一声。

李卫国这几天一直殚精竭虑,被李彩琳这一番按摩的很舒服,十分解乏,但还是以国事为重,很快招张佩纶觐见。

张佩纶掌管理藩院,接到来自欧美各国驻华公使和领事的询问,都是关于中英战争,尤其是欧美各国报道的中国海军歼灭英国亚洲舰队一事,欧美各国都非常重视,因为打败英国皇家海军,这意味着世界上又将多了一个海上强国,关乎欧美各国切身的国家利益,他们必须要搞清楚。

同时,来自欧美各国的驻华记者们也在不停地到各路衙门口打探消息。

作为中国的外交机关,理藩院需要如何回答很有说道,既不能过度刺激欧美各国,令他们有机会操作**********,也不能让他们小觑了中国的实力,这中间有一个权衡利弊的关系。

放在后世,外交部的回答向来都是无关痛痒的说废话,但对于新中国来说,外交还是一件新鲜事,如何措辞并无经验可言。

因此,张佩纶很谨慎,只能先来请示李卫国的意思。

外交是一门学问,李卫国虽然没当过外交官,但学校经常组织学生看过不少外交答记者问,所以多少也知道一些,挑出其中一些常用的外交措辞教给张佩纶来应对。

李卫国给张佩纶讲了一个关于记者的笑话。

罗马红衣主教第一次访问英国伦敦,刚下船,一位记者就抢着发问:“主教先生,请问您对伦敦的鸡院怎么看?”

来英国之前,已有人提醒过主教:在记者前千万不要乱说话,以免被记者抓住毛病。面对这意想不到的发问,红衣主教巧妙回避:“伦敦有鸡院吗?”

第二天,伦敦各大报刊头版头条:罗马红衣主教访问英国,下船的第一句话是:“伦敦有鸡院吗?”这句话引发了不明真相的英国民众对红衣主教的愤怒和嘲讽。

很快,那个记者又没脸没皮的来问红衣主教:“请问主教先生,您对伦敦的性感艳星(鸡女)有什么看法?”

红衣主教头一天吃了亏了,狠狠地瞪着那个记者,一言不发。

结果第二天又见报了,标题是:“红衣主教面对性感艳星时无言以对!”

接下来几天,那个记者不依不饶。

“请问,您和性感艳星有何关系?”

红衣主教急了:“你们不要乱写好不好?”

第二天见报了,标题是:“红衣主教面对绯闻辩论无力,态度暧昧。”

记者又问:“请问您对性感艳星绯闻有何感想?”

红衣主教说:“我对性感艳星根本就不感兴趣!”

第二天见报了,标题是:“红衣主教对女人不感兴趣,怀疑是龙阳癖(同性恋)。”

记者一直问性感艳星的问题,红衣主教恼火了,说道:“你再问这个问题我就去告你!”

又见报了:“红衣主教为了袒护性感艳星威胁记者。”

红衣主教忍无可忍,终于把这个记者告上法庭。

结果又见报了:“红衣主教为了性感艳星闹上法庭!”

红衣主教原本要跟英国新教和解,结果因为记者问题备受英国人抨击,正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记者的巨大威力打乱了红衣主教的这次英国行程,无功而返。

听完李卫国讲得这个笑话,张佩纶目瞪口呆,很快他就明白了笑话中包含的意思。

事实上,张佩纶接管理藩院以来,碰上过不少类似的事情,对于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来说,差点被记者们的报道给气死。

李卫国语重心长的提醒道:“对待记者,平时他们就跟蚊子一样,在你耳边嗡嗡嗡的飞来飞去很烦人,但是一旦有了突发事件,他们就瞬间变成了大象,让你压力山大。”

“臣明白了,多谢陛下教诲!”张佩纶听完李卫国的话,犹如醍醐灌顶,瞬间恍然大悟。

李卫国于是道:“反正他们早晚都会知道,现在告诉他们也无妨!但切记回答他们的时候,不要让他们绝对我们的崛起是个威胁,跟全球为敌不符合帝国的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