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节(1 / 2)

科举兴家 人生若初 1734 字 6天前

即使永宁侯屡屡闭门谢客,也挡不住有心人的逢迎,侯府出了个新帝原配,又有一个当太子的外孙,似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把这些年的没落一扫而空。

不过这些事情都与章元敬无关,他与永宁侯府并不矫情,即使这位侯爷有露出交好的意思,章元敬也从未想过接过橄榄枝。

在皇帝还年轻力壮的时候跟太子的外家交好,那不是老寿星上吊嫌自己命长吗,相比起来,他倒是觉得纪家才是有大智慧,太子,皇子那都算什么?

章元敬从心理上偏向于纪家,并不仅仅是因为箫甯,而是他的夫人孔令芳算起来也是纪家的外孙女。孔令芳的母亲大纪氏也是纪家女,不过却是庶出,当年被作为牺牲品嫁到边疆,对纪家颇有几分埋怨,这些年来并无往来。

但镇北王妃嫁到关山之后,却与自己的这位庶出姐姐相处的不错,两个人颇有几分相互扶持的情谊在,在大纪氏过世之后,镇北王妃对孔令芳也多有怜爱。

那时候纪家的当家夫人似乎才想起来孔家的存在,这些年不咸不淡的联络着,一直到孔令芳随着章元敬进京,膝下又抚养了箫甯,关系这才亲近了一些。

孔令芳是个聪明人,并不因为当年母亲的几句抱怨而对纪家心生怨恨,在她看来,当年纪家虽然推出了自己母亲,但也是无奈之举,皇帝赐的婚,难道纪家要为了一个庶出女儿抗旨不成,看嫁妆的话,纪家对母亲其实不薄了,再有就是镇北王妃起到的作用了。

孔家老夫人也是个聪明人,当年的事情她自问无愧于心,但对于大纪氏年纪轻轻就抑郁而亡,她心底还是有几分愧疚的,连带着对孔令芳也宽容许多。

双方都是有心,又有血缘作为纽带,关系很快就亲近了起来,甚至有一次纪老夫人还带着孔令芳母亲的姨娘来过一趟,示好的意味显而易见。

纪家是一个极大的家族,光是嫡脉就有许多,更别说那些旁支末系了,幸好纪家似乎内部沟通过,除了纪老夫人之外其余的人并不上门。

后院的交际,孔令芳也会告知章元敬,主要还是怕自己收了不该收的礼,走了不该走的亲,也是夫妻俩个关系好,相互之间并无多少隐瞒。

纪家这边好处理,只要维持正常的人情往来就好,让人有些为难的却是青州来的亲戚。

是的,在关山的时候,章元敬并无这些烦恼,即使他是关山知府,但正常人都不会想要从山清水秀的青州去穷山恶水的关山,但是现在不同了,他进了京,还成了户部左侍郎。

这消息是瞒不住的,更别提章元敬在出发之前就将信送到了青州姐姐的手中,三四年不见,不管是姜氏孙氏还是章元敬自己,对章铃兰都有些思念。

章元敬的意思是等京城这边稳定了,他抽空能请个长假带着家人回家祭祖,别的不说,孔令芳和章静姝可还从未拜过祖坟。

但京城的事情一直未了,前头的事情刚处理好,后头的又接踵而来,导致他一直抽不出身来,又不放心家里头老人女人孩子自己回去,这才一直拖了下去。

另一头章铃兰也担心家人的很,这从每一年她费尽心思送到关山的年礼中不难看出,也是幸亏丁家是厚道人,章铃兰又连生了三个儿子站稳了脚跟,这些年才能过的舒心。

接到弟弟的信之后,章铃兰兴致勃勃的回去收拾了家里,但坐等人不来,右等人还是不来,不免有些心急。虽然她日子过得不错,但没有娘家在身边难免有些寂寞。

最后还是丁家老爷子大手一挥,说道:“家里头孩子们都多年没有拜见过舅舅,反正我还年轻,家里头的事情可以照料的过来,不如让聪儿陪你上京一趟。”

章铃兰听了自然是心动的,但她也知道这么做不大好,不过丁家老爷子倒是想得开,当年他为什么为独子娶章家的女儿回家,还不是看中她这个能读书的弟弟。

这些年来章元敬也没让他失望,不但考中了状元郎,还一步步升到了正三品的户部左侍郎,要知道这个高度多少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

就算是章铃兰不乐意,丁老爷子也得哄着她赶紧去跟这个弟弟亲近亲近,虽然是亲生的姐弟,但长年累月的不见面感情也会冷淡下来。

这可是户部左侍郎啊,天大的官儿,就算章元敬不乐意看顾丁家,在这面大旗下面,他们家也能兴盛起来,更别提章元敬与章铃兰的感情极好了。

丁老爷子自有自己的一番打算,第二天就让人给儿子媳妇收拾行礼,丁聪倒是依旧傻乎乎的,老子说什么就听什么,媳妇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去见小舅子心里头也挺乐意。

章铃兰一边觉得不大好,怕打扰了弟弟的生活,一边又实在是惦记亲人,后来丁老爷子一提她的三个儿子,如今最大的一个七八岁了读书还不灵光,到底是被说动了。